学钢琴就要识谱精选docx
学钢琴就要识谱精选docx学钢琴就要识谱,孩子要正确地学习钢琴,必需在弹奏之前学会认读五线谱,在幼儿学琴的第一节课上,老师会教他们认读五线谱,五线谱记录了所有的音乐信息,认读五线谱比读书更难,中文是象形文字,非常适合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便于理解,而五线谱所表达的信息要靠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将其转化为旋律,从音乐旋律再来理解所表达的含义,该如何让幼儿尽快认读、喜欢五线谱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把认识“五线谱”的过程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认读五线谱,如:请看老师变魔术,边画线边让幼儿数,老师用笔变出了五条横线,把这五条横线缠在一个小姑娘(高音谱号)的身上,就变成了五线谱。在第一条线的下面老师又添上了一根横线,老师在上面穿上一个小汤圆,这就是中央C的位置,然后可以用“上楼梯”、“下楼梯”的方法教幼儿认识其他音符。当幼儿认识了七个音符还不熟的情况下,可以把所学的七个音符编成一首儿歌:下加一线do??do??do ,下加一间 re ……-让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记住各音符的位置,这样幼儿学得不仅轻松,并且也会感到很有兴趣。五线,背口诀请跟我大声读:高音谱表一线mi二线sol三线si四线re五线fa(高音谱表中第一线是五线 线);低音谱表(从上向下依次是12345线)一线la二线fa三线re 四线si 五线sol。记住这个口诀,就会很快的找到所有线上的音了,那么在线与线之间的音也就是在间里的音就可以通过线,看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关系及音的走向通过背口诀我们可以知道,线上的音与跟它相邻的线上的音是一个隔着一个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关系来找到所有加线的音,比如在高音谱表,上加一线就是和五线fa相隔一个音的la ,依次类推,你就可以找到其他的加线音和加线里间上的音了。音与音的关系最基本的有三种,一个是线与线之间的音是相隔一个音的关系,二是相邻的间与间之间的音也是相隔一个音的关系,三是相邻的线与间之间的音是挨着的关系。通过这些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到相隔任何距离的音,不管两个音之间有多远的距离,我们都可以把他们之间的线和间作为跳板,一个隔着一个的找过去,最后形成前面我们所说到的音与音之间的基本关系,然后通过这个关系找到这个音。3 ,要上下对着看谱钢琴的五线行谱表,则一般上面那行是用右手弹奏的,下面那行一般是左手弹奏的。如果是3行谱表,则一般是中间那行用右手,上下2行用左手。还会有单行谱表,一般当2行谱表变到1行写时,则用音符的附干冲上冲下来区分左右手,一般是附干冲下用左手,冲上用右手。看五线谱一定要先上下看再横向看,几行谱表对在一起看。而且双手要同时进行才能够看清音的走向和双手的交叉点,也就是对位。4,正确的思维过程要做到(上下对着)看——》想(用左手还是右手,用哪个手指,弹奏什么音,怎么弹也就是用哪种弹奏方法,弹奏几拍,跟谁一起弹奏也就是对位。。。。。。)——》(想好了就用脑指挥手弹奏下去)弹--》看——》想——》弹——》。。。。。就这样不断的循环,让眼 脑 手 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快,你的视谱能力就提高了,而且这样练习还绝对不会有任何错误!!因为你是看清楚了,并准备好了之后才弹奏下去的,因此就不可能有错误!!除非你没有用大脑去指挥手!!还有要做到3个要求:1 眼要尽量的不离谱子,只有在手要做远距离的跳动时用眼快速看一下,找到位置后马上回到谱子上2 眼要快于手眼看的音总是要比手弹奏的音快一个音的速度,这样,才能做到思维和行动之间的连贯和连续不断3 手指对键盘上音之间的距离一定要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看手还能把音弹奏正确识谱能力不好的时候,记忆谱子就会越快!靠机械的记忆去弹奏是很不好的习惯!一定要用脑指挥手去弹奏,慢慢要养成看——》想——》弹——》看——》想——》弹——》。。。。。。的循环思维习惯!这样才能够提高视奏能力?练习弹琴的前奏:第一步活动手指(10分钟)练琴开始时的手指练习,就向运动员的赛前热身。在10多分钟里要进行指法练习,音阶练习,8度练习和不可忽视的黑键及变奏练习。让其手指充分地运动,保持各指的力度。哈农钢琴指法就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第二步新课视奏(20分钟)先不要急于弹奏,要在审视作品全谱之后,对作品有大致的分析,如旋律,句子,奏法等,要有准确的视奏过程,这对提高视唱,视听有很大的好处。第三步单手练习(10分钟)这个过程非常必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弹奏各声部的旋律,会使你对旋律更清晰,在练习时,要数拍子,唱谱,还要对难点句和段重点练习。第四步双手合成(15分钟)在单手已经熟练的前提下,双手的合成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在此阶段,要充分把握作品的乐句,乐段内的纵向关系,包括他们的织体脉络,和声进行及调式,调性的改换。可尝试按句,段合成。第五步?纠错练习(5分钟)每次练习要抽出一定时间将上次回课时的错误和问题找出,并加以更改。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提高的过程。第六步局部练习(15分钟)前面提到,任何一部作品都有相对的难点及练习的重点,如在作品中出现了新的弹奏技术,在某一段落有技术上的难点,都要进行局部重点练习,直至弹奏得驾轻就熟。第七步强化练习(5分钟)这是练习的关键,在局部练习中,只是对某些难点,重点做了加厚练习,而对段与段之间,难点与难点之间的连接练习,抹平连接的“裂痕”是绝对必不可少的。第八步?保留曲目(10分钟)建议养成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保留曲目作为结束当天练琴的好习惯。在当天练琴结束前,要对保留曲目做较完美的演奏。以更好地表现和展示自己,并要随着进度和程度进行相应的更换。本文引用地址:/edu/html/4/4790.html/edu/html/4/4790.html基础乐理知识--音.音的产生: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2.音的主要性质: 音的高低 音的强弱 音的长短 音色 (1)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音 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3)什么是音色? 音色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3.音的分类乐音 噪音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二)音阶 五声音阶 七声音阶 1.音阶的定义 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2.音阶的分类 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do)。(三)乐音体系 1.乐音体系的定义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2.乐音体系的分类 (1)音列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2)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 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 或 来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x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 或 来标明;还原用 表示。 3.音域与音区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区却是女低音的低音区。但各音区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这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四)调式 稳定音 不稳定音 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1.调式的定义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2.调式中音的分类 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 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3.调式的分类 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 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时,则不具有稳定性。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1.大调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 例: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A:主音、导音 : 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B:大调的组成规则: 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称之为音型,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C:升级大调 例1: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全全半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来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 此大调的主音是SOL,所以调名就是G大调,调号是#FA 例2: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MI、#FA、SOL,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SI、#DO、RE: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所以调名就是D大调,然后调号是#FA与#DO 例3: 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LA、SI、#DO、RE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FA、#SOL、LA: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所以调名就是A大调,调号是#FA、#DO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DO、#SOL、#RE、#LA、#MI与#SI,列表如下: C?? G?? D??? A?? E?? B#F? #C D 降级大调 例1: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所以调名就是F大调,调号是降SI 例2: 一样的方法,以C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DO、RE、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所以调名就是降B大调,调号是降SI、降MI 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降G大调、降C大调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 C??? F降B降E降A降D? 降G降C 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同音异名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 1 2 3 4 5 6 7 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B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大调(7个降记号) #F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大调(6个降记号) #C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大调(5个降记号) 其中(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2.小调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寄生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例1: 以C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小调了: 本例中下面那一行就是C大调的附属小调a小调,确定了主音是LA后,向上排7个自然音上去,因为C大调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所以a小调也就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 例2: 本例是二个升记号的D大调,附属小调就是b小调,其他的音往上推,因为调号都写在前面了,所以不用去想哪个音要升或要降了。这种小调称为自然小音阶,在作曲中并不常用。 小调的分类 小调分自然小音阶、和声小音阶、旋律小音阶、现代小音阶四种,比较如下: 本图中自上而下分别是自然小音阶、和声小音阶、旋律小音阶、现代小音阶,其区别是:a 自然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完全不加任何临时记号。 b 和声小音阶: 因为和声学导音的概念,导音应该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调号之外,将自然小音阶的七级音升高半音,就成为和声小音阶。 c. 旋律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由于和声小音阶将七级音升高半音,六级音和七级音就会相差增二度(三个半音)了,为了方便旋律的发挥,所以在音阶上行时将六级音也升半音,却给人以大调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音阶下行时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成自然小音阶的样子,称为旋律小音阶。 d. 现代小音阶: 除了调号之外,在现代的和声中,技术不断进步,大小调的调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阶,现代小音阶就出现了,和旋律小音阶不同的是,现代小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不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的。(五)音程 1.音程的定义 (1)音程 所谓的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度作为音程的单位,是两个音符之间相差几个自然音音名的数量单位,如四度就是指由这个音算起四个自然音音名,如DO和FA之间的度数算法是DO、RE、MI、FA四个自然音音名,因此DO和FA之间的度数就是四度。度数并没有办法显示DO和FA之间的确实距离,确实距离要用半音来算。因为若只是用度数来计算音程,会出现一个问题:有些度数虽然都叫四度,但之间相隔的半音数目却不一样,如DO和FA之间相差5个半音,而FA和SI之间相差6个半音。度数是相同的,但实际的距离却不同。因此,确定了这组音的度数后还要在度数的前面再加上大、小、增、减等形容词来进一步确定这组音的正确音程。 例:若以自然音Do、Re、Mi、Fa、Sol、La、Si来做例子,所可能出现的音程如下: 一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 八度 同音与同音之间为最低度数,称为一度,相隔一个音的称为二度,其他以此类推…….,但是您一定很清楚这样的分法只是最粗略的分法,因为相同的度数之间,还是会因为相隔半音数目不同而有差别,如谱例: 大二/小二 大三/小三 完全/增四 完全/减五 大六/小六 大七/小七 如上例的大二/小二度,DO和RE相差二个半音(即一个全音),MI和FA相差一个半音,但以度数来说都叫二度,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音程,音程较远的被成为大二度,音程较近的被称为小二度。 因为一、四、五、八这四种度数在和声学上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程,所以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样,因此我们称之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在音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和完全这三种。完全音程因为完全,所以不再冠以大、小这样的字眼,在乐理上是没有大四度或小五度这种名词。而在其他同度数的情况下,大音程一定比小音程多一个半音,如大三度就一定比小三度多一个半音,但有时候因为临时记号的关系,出现了比大三度要再多一个半音的情况,这个音程被称为增三度,如FA和#LA就是增三度,反之,若出现比小三度要再少一个半音的情况,就称为减三度,如#RE和FA。 在完全音程的情况下,像DO和FA相差5个半音,称之为完全四度,但FA和SI却相差6个半音,比正常的完全四度增加了一个半音,此时我们就以完全四度作为标准状态,称呼FA和SI的音程为增四度,完全五度和减五度同上。 (2)常见的音程的名称: 距离0个半音:完全一度 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 / FA)、增一度(DO / #DO) 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 / RE)、减三度(#RE / FA)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距离5个半音:完全四度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距离7个半音:完全五度 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 距离12个半音:完全八度 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 + ??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 + 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2.音程的分类之一 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3.转位音程 (1)定义 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转位。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音程转位时可以移动根音或冠音,也可以根音、冠音一起移动。 (2)音程转位时的规律: A、所有音程分为两组,它们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B、可以颠倒的音程总和是9。因此我们若要知道某一音程转位后成几度音程,便可以从9中减去原来音程的级数,例如:七度(7)转位后(9-7=2)成二度,其他依此类推。 除了纯音程外,其他音程转为后都成为相反的音程:纯音程转位后成为纯音程,大音程和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相互转化,增音程和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但增八度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音程和倍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 4.音程的分类之二 极完全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 完全协和音程 音程(按和声音程在视觉上的印象) 不完全协和音程 大小二度、大小七度 不协和音程 所有增减音程 倍增、倍减音程(1)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可分为协和的及不协和的两类。 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种: 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C.不很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则较为丰满 (2)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很融合的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度音程)倍增、倍减音程。学钢琴基础乐理知识三---音符(二)第一节 音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在乐音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音(也是音级),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子。也就是音名。在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 第一节 音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在乐音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音(也是音级),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子。也就是“音名”。在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唱名)。 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 C D E F G A B? sei??? ?di yi aifu ji ei bi? 它们分别还有小名(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 C D E F G A B? (汉语译音) 斗 瑞 咪 发 搜 拉 希 (汉语拼音) Do Ruai Mi Fa Sol La Xi? (简谱) 1 2 3 4 5 6 7? 在乐音的“家族”中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这七个音,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出来的。 这七个音在钢琴上都是穿着雪白的衣服(白键子)。现在我们把这七个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译音、简谱记法全部在钢琴上做个对照。? 第二节 音名的分组? 乐音的大家族里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它们并不混乱,而是井然有序的,人们都分别给他们排了队、分了组。这样我们就不难辨认他们了。它们分组的原则是以实际音高来区分的。 1、“中央C”是主角,为什么叫它中央C呢?因为它是钢琴上距离钥匙孔最近的一个音。中央C的唱名也叫(DO)。 从这个音一直到往右弹到B(Xi),这是一组。这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再往右,也是从C(DO)开始再到B(Xi)这又是一组。这一组叫“小字二组”。总之是七个音一组,依次往右排,分别叫“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等。 从中央C(DO)左边的一组音(也是7个音)叫做“小字组”,然后,再往左,同样是7个音一组,依次叫做“大字组”半岛bandao体育、“大字一组”……。 这里有一点请注意: 在书写的时候“小字组”用英文小写字母并在它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它所属的组名比如:?“小字一组”的(Do)---d1?“小字三组”的(Sol)---g3?“大字组”用大写同样在它的右上角标明它所属的组数。比如:?“大字二组”的(La)---A2?“大字一组”的(Mi)---E1?“大字组”和“小字组”因为本身不带数,所以字母后面不用带数字固定调的感觉培养 固定调的感觉培养 我发现很多朋友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应该用固定调还是用首调,什么情况下用固定调什么情况下用首调,到底固定调好还是首调好,认为固定调视谱方便但对音阶、调式、和声等与作品内容音乐有关的信息不好理解,很难受;首调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但演奏视谱很麻烦,并且非常难学,他们对此事一直很困惑。 我认为有这种看法的,绝大多数是已经有了很强的首调概念并且音乐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好固定调的人,并且以自学者居多。 为什么这样讲呢?那些初学音乐的正规院校里的人,按照正规教学怎么教怎么学,很系统,一切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同步平衡上升,又有很多相关的练习,一切水到渠成,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但已经有了很强首调概念的人再学固定调就会多了许多障碍,会受到首调概念的很大干扰,所以就会对固定调产生很多困惑,很难树立学好固定调的信心。 其实,固定调真正学熟了,音乐理论及实践真正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并不影响对音阶和声调式等信息的理解,我认为反而会更方便。因为你能够淡化do re mi 这些唱名对你造成的某些束缚,想得更多的应该是音程、、各种音阶、调式等因素在你内心听觉中的印象。你能在频繁的转调中尽量考虑每个调之间的各种关系、距离、色彩等,不用不断的反应着前do等有后la这些转换,你反而会感到这样更方便。 本来也是这样,你想想,一段谱子,当每个音的先后顺序、音程关系一经确定,并且每个音的音名(C D E等)也确定的话,那么这段旋律在音乐上就定形了,无论你把它唱成什么,都不会改变旋律的各种因素,这时你就会发现do re mi 只是一个名字,仅此而已。? 不知你见没见过这样的人,我真得见过,嘴里爱哼着歌,但不爱唱词,总爱唱谱,总爱装作懂音乐的人,其实并不识谱,把do re mi 的唱名乱用,听了让人哭笑不得。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把它唱的内容录下,然后你跟着录音学唱,你不一定能赶上他唱得好,你在学他时是否感受到首调概念对你产生了干扰?但你如果唱词的话,无论词怎么颠倒,你都不会感受到这种别扭,即使有别扭那也只是词不熟。 好了,让我们再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把C大调音阶自低到高唱做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然后再自高到低唱做do re mi fa sol la si do,你是不是又强烈的感受到首调概念给你带来的干扰?到这里,你应该知道有了强烈首调概念的人初次学习固定调应首先解决的问题。你显然不应该完全按照教材,和音乐学校的学生那样从头学习。虽然有了首调概念对学习固定调有一些干扰,但这决不是一个缺点,恰恰相反,你可以拿首
诸城市外贸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及参考答案.docx
(完整word版)【matlab代做】基于MATLAB的GMM和KDE核估计得目标跟踪仿真.doc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