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要用手臂发力吗?
弹钢琴要用手臂发力吗?先说结论:要用,但是请记住,手指或者手臂,甚至全身各部位的发力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发力方式是根据不同的音乐/技术需求来改变的。
我国的钢琴教育总体上是落后于国外一代的,在我小时候学琴的时候,哪怕是在音乐学院,高抬指都是很普遍的一种练习方式,那时候真正理解且会教学的老师凤毛麟角。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多从国外接受科学钢琴教育的老师回到了国内各大院校任教,一味追求高抬指的情况少了很多。只是科学的教育想要普遍到基层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基层还是能见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老师。
我在美国从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老师会强调高抬指。我曾经以为只用手指是一种从俄派传承过来的思想,但是我跟一个俄罗斯的钢琴教育家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当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说法……
其实只要弄清楚一点,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费解了。弹钢琴本质上就是我们的身体在键盘上进行运动。这种运动有水平方向的(位移),有垂直方向的(触键),还有前后方向的。不同的方向涉及到的关节和肌肉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根据音乐需求来改变触键,同时还要考虑音型的限制,所以在特定的音乐片段,你可能有很多种弹法,但是想做到科学省力且满足音乐的弹法就只有那么一两种了。
在业余学习情况下,这一点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因为的此时音乐并没有那么复杂。可能不管你是高抬指还是手臂晃,死练它几个月最后都能练出来。但是这种情况下想要进一步学习复杂艰深的曲目就会很难,这就好比,在操场上给你设定一个一千米的目标,只要不限时,走路,跑步甚至是蛙跳,最后你都能达到目标。但是如果你在奥运会障碍跑的赛场上呢?不合理的方案只会导致被迅速淘汰…
高抬指训练其实旨在训练手指的独立性。手指是我们身体接触键盘的直接媒介,所以你如果无法控制手指,身上再怎么动也无济于事。这里要注意,并不是训练力量,如果是训练力量,那王羽佳是不是可以徒手抠穿地板?更何况每个琴键只有47-52克,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大来自控制手指本身肌肉的力量。我们训练的其实是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通俗的讲就是独立性。这种能力我们从出生以来就开始训练了,如何控制舌头和声带肌肉说话?如何协调四肢学习走路,游泳?
为什么现在专业院校普遍都不再强调高抬指了?因为抬手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多余的动作,训练出这样一种习惯其实很不好,不然为什么钢琴家大多数时候在快速跑动中都是贴键的?可以试验一下,用手指抠下自己的大腿,你需要刻意把手指举起来来停止这个动作吗?不需要,你只需要停止向下抠的力,这个动作自然就结束了。单个琴键这么轻的重量是不需要用到举起手指的肌肉的,只需要停止继续施力,声音自然就结束了。强调高抬指只会拖累弹下一个音的速度的和制造不必要的张力,也就是我们碰到技术困难的片段经常会感受到的“紧”。
上世纪在皮博迪音乐学院进行过一个实验,实验组每天在练琴中会加入一个小时的高抬指训练(finger-isolation practice),对照组则照常练琴。一个月后两组的“手指“肌肉力量并没有显著差异。后来又进行了两个月,实验组中部分同学弹琴时会出现莫名酸痛的症状,对照组则没有什么感觉。上世纪也有很多钢琴家受伤,在美国他们会去找一位叫Taubman的研究弹琴伤病的专家进行针对学习,比如Leon Fleisher这样的泰斗都跟她学习过,当然这又可以写好几篇文章了... 事实证明无意义的抬指训练只会增加受伤的几率。
如果是提琴,由情感带来的身体动作很容易反馈到声音上,但是在钢琴上,单个音能做到的所有音色变化都只由你对琴键施加的向下的力决定。所以弹琴的时候要更多思考如何向下?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往下?这些才决定了你的音色,琴键在你手指的下方,而不是上方。
琴键固然很轻,一个手指就能按下。但是要注意,控制手指的伸张的肌肉和肌腱一直连到了你的手肘,所以并不是你的手指本身在动,而是这些肌肉和肌腱在控制它们动。有健身经验的朋友可能会很容易理解,运动手指的伸屈肌本质上还是小肌群,它们的耐力,爆发力,是有限的。单个琴键确实可以只用手指按下,但如果是短时间内需要演奏大量的音并同时需要快速的位移,比如说大跳呢?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到调动不同的肌肉,调整不同的运动方式,来寻找最省力的弹法。为什么举重运动员全身的肌肉都很发达?因为想要举起最大重量,全身肌肉需要完美配合。大肌群的耐力和爆发力不是小肌群能够比拟的,所以同时运用到两种肌群才是最优解,比如说游泳吧,假如只是用小臂去滑,那么很快你就会累,如果我们能调动起胸背的肌群,你就能持续很长时间。从这一点上来看,每个钢琴家也是运动员,通过多年的练习,找到最合理的在琴键上(这里也可以是乒乓球,滑冰...)运动的方式,但是他们还需要考虑音乐,而这一点则是永无止境的。
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手指本身只能做伸和屈的运动。那我们是如何弹奏音阶的?可以实验一下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假如用234指反复弹CDE三个音,很快就会累,但是弹起音阶却并没有那么容易累,为什么?因为在手臂带领的惯性帮助下,手指本身需要下键的力量也减少了。而原地弹CDE限制了手臂的运动,主要是控制手指的肌肉发力,所以耐力并不强。同样的道理,如果弹重复的音的时候不光是手指往下,手臂同时给一个前后运动的力,手指就不会那么容易累。
这里要注意,手臂的运动是很复杂的,绝不只是靠手臂本身的肌肉在用力,大肌群如胸,背,肩,在复杂的音乐运动里可是主角。例如说弹普罗科菲耶夫的三首战争奏鸣曲,他所追求的是有共鸣且刺耳的模仿炮弹的声音,这时候碰到大,则需要锁定手指关节,靠手臂整体往下来发出有敲击感的声音,光靠手指,力量和耐力上都不可能胜任。
本质上,我们就是在结合不同的方法来控制下键的速度。我们一般说的“用手臂”其实不是单纯的甩手臂弹琴,而是通过不同的肌肉群制造不同方向的力来帮助手指。
在连奏上,方向性运动也能帮助发出更有连贯性的声音。实验一下,现在让你用特别慢特别慢的速度,用三十秒时间,匀速来伸出你的食指,你是不是发现过程中手指会突然抖,像抽抽一样?如果没有经过练习,你很感觉到突快突慢,因为控制手指本身的小肌群本身并不擅长精细的控制。而连奏需要的是音与音之间平滑的触键力度曲线,只用手指的话控制触键的难度会加大。现在试一下握拳做慢速出拳的动作,是不是比伸手指要平滑?借用手臂的力,不要过于主动伸缩手指可以带来更平滑的声音。
黑键跟方向性运动也有很大关系,因为黑键在深处,像大拇指这样短的手指想弹黑键需要手臂主动向前的力来帮助。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好的钢琴老师,因为他们能带给学生不同情况下结合音乐时最合理的弹琴方法,这一点能节省很多时间成本。
觉得有帮助的点个赞~~武汉地区提供全阶段钢琴乐理视唱练耳课程啦,艺考生可以引荐音乐学院教授,详情私信。
“手臂发力”确切地说是放松自如地带动手臂,凭借手臂的自然重量,将能量通过手指传至指尖,以得到圆润饱满的声音。如果是一些气势恢宏的大之类的(比如说柴一开头的大),则光是手臂的重量都不够,还要将上半身甚至全身(所以为什么有时候会看到钢琴家下键那一瞬间甚至有点要从琴凳上跳起来)的重量一并传至指尖,得到非常厚重而辉煌的声音效果。而如果不会借助手臂等部位的重量,只会通过瘦弱的手指自身来敲击琴键,那样不仅声音干瘪,也非常容易疲劳。
而传统的高抬指训练目的是为了训练出手指与手掌、手腕之间一定相对的独立性(肯定不可能是绝对地彼此独立,人手毕竟不是机器),也就是在手指快速跑动的时候,能保证手掌手腕处于放松状态,而不被手指带紧,而后越来越疲劳,越来越弹不下去。当然,高抬指只是技术训练过程(可以理解为绑沙袋跑步或者高抬腿练习),而不是演奏的方式(自然跑步),用高抬指演奏出来的声音往往过于刺耳,也不能达到一个很快的速度,也容易疲劳和受伤,演奏时往往是以自然离键的方式来弹。而手指的快速跑动和上一段提到的“借助手臂重量”也毫不矛盾,正如人在跑步时,整个上半身的重量也是通过着地的那条腿传至脚掌,对地面产生瞬间的力的作用。也正如齐叔所说:“我们是通过手指来演奏钢琴,而不是(仅)用手指来演奏钢琴。”
个人认为,高抬指是一种训练,在初学时期高抬指,是为了拉伸手指韧带,提高手指独立性,像练武术舞蹈要劈腿一样,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动作更加灵活,到位。并不是说正常表演、生活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抬过头顶。
同理,虽然高抬指练得很好,也不代表每个音都要高抬指去弹,实际演奏中,手型可平可拱,手腕用力也可以,手臂用力也可以,用力也可以。
当然也存不合适的用力方式,具体症状就是易累。根据经验,这通常是练习时间不够造成的,熟能生巧,身体会自动找出合理的发力方式,如果想走点捷径,只需自己动动脑子,看看网课也可,但还是要以傻练为主,这个逃不掉。
我高中被上音老师从单音断奏开始调教,哈农每节课能讲半个多小时的那种(直接导致附中出来的人能说“嗯,你的老师很好。。”),在我开始(重新)学连奏的时候也让我高抬指。
手指负责的不是音量,所以最后“手臂发力声音更大为什么还要训练高抬指呢?”这个问题就根本不成立。这个问题就像“人需要氧气,为什么还要吃饭?。
高抬指训练的是手指,是接触琴键的介质,但是反过来,如果手指机能不够的话,纵使你用胳膊也不能有多大声音。
所以二者不冲突,并且都要训练,高抬指不能练一辈子,同时胳膊也不能练一辈子,而是每一个都要练,最后把它们相结合。
题主弹过上面这个片段没有?旋律声部用重心转移技术保持歌唱性,中间声部有纯手指技术控制音量和声,这时候重心转移技术和纯手指技术都用到了吧。
钢琴师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汇聚于一身,在不同作品不同片段中根据音乐需要而使用不同的技术。可以说,手臂重量,身体重量和高抬指技术都是同样重要的演奏技法,也是基础技法,没必要分高低。两种都掌握了,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
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发力和放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并且在协调指尖触键发力的过程中,也是肩背,手臂,手腕,手指相互作用及协调的过程,也是一种动作的协调,当然相比于舞蹈,幅度和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是因为最后调动的是十个手指,所以指尖的动作精细化程度会比较高。
弹钢琴的发力点在指尖,所以放松的肩膀,自然下垂的手臂都是为了把力量传送到指尖,根据轻重强弱的表达需求进行触键力量的下放与控制,手臂,手腕,手背都是力量传输的通路,如果手臂比较紧绷或者发力不畅,一方面手臂会累的比较快,另一方面也是力量的耗散。
在学习钢琴之初,可能都会让大家去做的一个感受是将手臂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不要刻意拉直或者拳紧,自然放松即可。慢慢地会觉得指尖越来越重,这种感觉就是力量通过通路传递到指尖的感觉,指尖像灌了铅一样,这样下去的音色更有深度,不会比较虚浮。
在发力与放松的协调之中,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小朋友是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的,即使他们的发力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构架和方法掌握正确,随着体格发育,力量会逐渐增强产生更多可控的梯度。
学生发强力的空间是比较大的,不过前提也是掌握正确的发力,不然使用手臂或者调动上半身用蛮力发力,其实事倍功半,可能发力还没有老师轻轻松松用一个手指发力的强度大,但是整个人前倾会比较厉害,肌肉一直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也比较累。不过,学生对于放松的协调和感觉的找到就会相对慢一些,协调的过程也会更长一些。主要是因为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大脑已经能够构想出来需要的效果是怎样的了,但是因为手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所以可能力所不及,存在鸿沟,但是越想做到,就越容易过渡调动和发力,导致动作走样和发力不畅。
所以,在入门阶段和基础阶段的调整频次就很重要,一周一课的过程中把上周练习后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方法掌握,就是很重要的过程,不然时间过长容易把错误的内容变得熟练,再纠正和修改还要再花时间和精力,而且与形成的记忆进行对抗,其实也是一样比较痛苦的事情。时间过短可能又还没熟练,还没与自己的肌肉协调找到适配的方法和达到要求的感受,所以也需要时间和自己的肌肉发力协调磨合,找到发力放松双项协调的感觉。
钢琴师的手指机能要远好于普通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吧?原因是要通过手指力量完成很多演奏活动,不弹钢琴的人不需要做这些运动,当然就没有那么强的灵活性。
对于一个刚弹琴的人,手指力量、灵活性、独立性都不够,怎么办?练啊!高抬指是最基本的弹奏训练,为的就是让学习者快速掌握手指发力的感觉,增强手指机能。这就跟练武扎马步一个道理。
都知道弹琴要会放松。但力量不够、掰不开镊子、力传导效率低,谁也学不会放松。所以,手指机能练习是必须要强化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你见过练武的只练技巧不练身体吗?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手臂、手腕、腰等部位呢?省力啊、弥补不足啊!手指能力的提升是有上限的、受生理结构限制的,只用手指会疲劳的。
任何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只有外行才一直纠结各种训练方案的优劣。真正练琴的人,各种方法一试就明白了。还四处问?不怕被人笑话吗?!!!
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如何进行正确的发力和放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并且在协调指尖触键发力的过程中,也是肩背,手臂,手腕,手指相互作用及协调的过程,也是一种动作的协调,当然相比于舞蹈,幅度和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是因为最后调动的是十个手指,所以指尖的动作精细化程度会比较高。
弹钢琴的发力点在指尖,所以放松的肩膀,自然下垂的手臂都是为了把力量传送到指尖,根据轻重强弱的表达需求进行触键力量的下放与控制,手臂,手腕,手背都是力量传输的通路,如果手臂比较紧绷或者发力不畅,一方面手臂会累的比较快,另一方面也是力量的耗散。
在学习钢琴之初,可能都会让大家去做的一个感受是将手臂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不要刻意拉直或者拳紧,自然放松即可。慢慢地会觉得指尖越来越重,这种感觉就是力量通过通路传递到指尖的感觉,指尖像灌了铅一样,这样下去的音色更有深度,不会比较虚浮。
如果想了解更多钢琴方面的知识,想学钢琴,想要老师帮忙解决各种钢琴问题可以点击这里钢琴学习交流哦!快速提升钢琴技巧
在发力与放松的协调之中,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小朋友是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的,即使他们的发力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构架和方法掌握正确,随着体格发育,力量会逐渐增强产生更多可控的梯度。
学生发强力的空间是比较大的,不过前提也是掌握正确的发力,不然使用手臂或者调动上半身用蛮力发力,其实事倍功半,可能发力还没有老师轻轻松松用一个手指发力的强度大,但是整个人前倾会比较厉害,肌肉一直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也比较累。不过,学生对于放松的协调和感觉的找到就会相对慢一些,协调的过程也会更长一些。主要是因为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大脑已经能够构想出来需要的效果是怎样的了,但是因为手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所以可能力所不及,存在鸿沟,但是越想做到,就越容易过渡调动和发力,导致动作走样和发力不畅。
所以,在入门阶段和基础阶段的调整频次就很重要,一周一课的过程中把上周练习后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方法掌握,就是很重要的过程,不然时间过长容易把错误的内容变得熟练,再纠正和修改还要再花时间和精力,而且与形成的记忆进行对抗,其实也是一样比较痛苦的事情。时间过短可能又还没熟练,还没与自己的肌肉协调找到适配的方法和达到要求的感受,所以也需要时间和自己的肌肉发力协调磨合,找到发力放松双项协调的感觉。
如果想了解更多钢琴方面的知识,想学钢琴,想要老师帮忙解决各种钢琴问题可以点击这里钢琴学习交流哦!快速提升钢琴技巧
当然用手臂腰部啊,光用手指弹累死了,也弹不动,高抬指是练习手指独立性的啊,小时候手分不开的时候当然要高抬指啊,而且手臂带动可以更容易把音弹的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