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半岛体育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弹钢琴到底用的是哪里的力?

2024-05-14 16:43:01

  弹钢琴到底用的是哪里的力?这个问题真得有个足够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当面指导,而且还需要上手调整+长期且高频的唠叨,才有解决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能保证100%),仅靠文字能表达的信息非常有限。

  (说白了就是mg和h),mg由我们当下的放松情况以及想要拿出多少来决定。因为严格来说我们的手臂不是绝对而彻底的放松(否则就是重症肌无力)而只是动态而相对的放松。h就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了。

  关节从大到小排序:肩关节、肘关节(主动使用得很少,否则就成招财猫了)、腕关节、掌关节(三关节)。二关节需要主动使用的情形极少,可忽略。一般来说各个部位都是同时使用的,顶多是比例侧重会有所不同,而不会单独使用。

  所以指尖一定要非常坚实而且敏感,而且指尖要主动地去找琴键而不是被动甚至下意识地躲闪,这样才能把我们主观上想要传输多少能量尽可能无偏差的传递给琴键。

  不同的重量运用产生不同的音色。演奏钢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现音乐,而力量的合理运用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是钢琴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自然重量首先是手臂的重量,进而是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手指和整个手的重量要根据乐曲力度变化的要求来调整。重量的调节必然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我们如能更多地注意让手在自然平稳、几乎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做到完全放松,使它支持在手指上,就像支持在支撑物上一样,这样弹琴时,掌关节略为拱起,承担手放松时的全部自然重量。这时,掌关节和腕关节之间的肌肉得到发展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因而也就使手指得到可能有的独立性。

  良好音色的获得与手指尖的触键方法直接有关。钢琴的触键方法直接影响着钢琴的弹奏音色,与其相关的因素包括:手的形状、距离键盘的高度和角度、触键的力度与速度等。其中手的形状应该服从音乐的需要,当为追求特定音色与风格时,除常用的手掌拱起手形外,还要用到手掌平铺的手形。距离键盘的高度和角度、触键的力度与速度是触键方法的主要内容,必须依据乐曲的风格要求不断调整:如果想得到雄厚灿烂的声音,手指应该离键面高些,同时手指立起角度近90度,触键力度强、速度快些。如果想得到微弱柔和的声音,则手指应离键面低些,触键力度小些,速度慢些。

  要弹得声音动听,必要的先决条件是从肩部到指尖(包括手臂、手腕和手在内)全部放松,而手指却应当是随时准备好的,如同士兵随时准备出发一样。音色的决定性关键是指尖的触键,而其余的部分:手、手腕、手臂、肩、背部都是“后方”,后方应当很好地组织起来,以便“一切为了前线”。十指是演奏钢琴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灵敏、速度,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以及控制能力是基础之基础。

  演奏者的动作和力度是否合理和科学,决定所弹作品的总体力度感和声音效果。良好音色的获得与触键时手臂运动部位的状况直接有关。不同状况的运动部位产生不同的音色。掌关节、腕关节与肘关节乃至肩关节的放松、灵活、积极、富有弹性与爆发力,在触键时作用至关重要,是产生良好音色的基本前提。手掌作为力量的支持点,是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富有支持力的掌心直接关系到指尖第一关节动作的有效性,关系到音与音之间力量转移的状态;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是大臂向指尖输送力量的必经通道。手腕必须是坚挺的、富有弹性的;肘部在整个弹奏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肘部的灵活、轻盈、易于调节对于声音的弹性、乐句的连贯、力量的传递等均有极大影响;大臂的作用应贯穿演奏,它既是强大的发力源,又是重要的“调节“。

  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并且在协调指尖触键发力的过程中,也是肩背,手臂,手腕,手指相互作用及协调的过程,也是一种动作的协调,当然相比于舞蹈,幅度和变化没有那么大,但是因为最后调动的是十个手指,所以指尖的动作精细化程度会比较高。>

  ,根据轻重强弱的表达需求进行触键力量的下放与控制,手臂,手腕,手背都是力量传输的通路,如果手臂比较紧绷或者发力不畅,一方面手臂会累的比较快,另一方面也是力量的耗散。>

  ,不要刻意拉直或者拳紧,自然放松即可。慢慢地会觉得指尖越来越重,这种感觉就是力量通过通路传递到指尖的感觉,指尖像灌了铅一样,这样下去的音色更有深度,不会比较虚浮。>

  ,即使他们的发力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构架和方法掌握正确,随着体格发育,力量会逐渐增强产生更多可控的梯度。>

  不然使用手臂或者调动上半身用蛮力发力,其实事倍功半,可能发力还没有老师轻轻松松用一个手指发力的强度大,但是整个人前倾会比较厉害,肌肉一直处于比较紧绷的状态也比较累。>

  。主要是因为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大脑已经能够构想出来需要的效果是怎样的了,但是因为手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所以可能力所不及,存在鸿沟,但是越想做到,就越容易过渡调动和发力,导致动作走样和发力不畅。

  ,就是很重要的过程,不然时间过长容易把错误的内容变得熟练,再纠正和修改还要再花时间和精力,而且与形成的记忆进行对抗,其实也是一样比较痛苦的事情。>

  ,还没与自己的肌肉协调找到适配的方法和达到要求的感受,所以也需要时间和自己的肌肉发力协调磨合,找到发力放松双项协调的感觉。

  要做到这样,首先,她纠正我的坐姿。坐得不能离琴太远(要伸长手指才能够得到琴键比较难发力),也不能离琴太近(大小臂成不了90度也比较难发力),最好离琴一臂左右。双脚要平放地面(双脚不要悬空,要踩实),放在踏板两侧。调好琴凳的高低和远近,琴凳坐2/3,挺直身体。

  她跟我说,如果你长时间练琴,感觉累的不是手腕,而是大臂和指尖,那就对了。(我跟她说我是第三关节累,她说是我这练琴少。。。)

  大部分的时候,弹琴是用到手指和手腕的力气。一些强音可以加上手肘和手臂的力气。甚至是背部的力量。

  去触摸,F 键和 J 键有个小凸起,方便左手食指感触F键,右手食指感触J键,而不用靠眼睛帮忙定位。因为键盘分前后多排方形按键,所以手指会适当弓起不同角度才能按到具体位置的键。钢琴的键盘放眼望去,就是

  白键,或者相间的两排黑白键。钢琴的黑键是凸起在前排,方便指尖发力,不适合短的拇指去按黑键。可以想象,如果黑白键做成一样高会怎样。初学者被教导的时候,弹钢琴的手的姿势是手握鸡蛋型。这里的形态是次要的,因为手的姿势在弹奏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领是总是用指尖去敲键盘。敲击任何东西,垂直才能把力使在刀刃上。功是力与位移的内积。W = \vec F \cdot \vec s = \vec F \cdot \vec s \cdot \cos \theta,垂直的时候有\theta = \frac \pi 2,\cos \theta取最大值1。这道理就如同推门,大家都知道要靠近门把手,而不是转轴去推开门。如同打羽毛球,手腕转动使力打球,而不是手臂转动打球。而且要

  ,用锉刀把指甲打圆滑。因为留指甲会在各种指法(穿指、跨指等)之间跳跃时,刮擦键盘发出声音,影响弹奏。

  就是手指自然支撑在键盘按键上,下键时把手指准备好(不用抬起),在键盘上直接按下键。这种方法的能减少手指运动的距离,手部不容易疲劳。在实际演奏中多找手感,用最少的力,完成对琴键精准的控制。一切生理运动都是靠肌肉的伸缩牵引来完成的。要想使动作灵巧、有力、持久,就必须学会放松。钢琴演奏属于技巧性极强的生理运动,尤其要注重省力和高效的原则。低指触键的弹奏过程就是:“

  。”其关键技巧在于手指在最小的动作幅度范围内弹出坚定、有力、宏亮的声音。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细心体会,往往一开始会处于两难之中。要么动作幅度小了,声音就虚;要么声音响了,动作跟着要放大。而低触键必须得两者协调统一。即既能完全放松,又会适度发力运动。所谓“松弛中的爆发,柔顺中的内劲,平缓中的强力。”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